劝业场作为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璀璨明珠,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,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承载着城市记忆与商业文明。为盘活存量资产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市规划资源局和平分局以支持市国资系统“一号工程”为引领,聚焦产权分散、地界调整、审批时限紧张三大难题,靶向施策、协同攻坚,全力推动劝业场更新利用项目焕发新生,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整合产权,协同破局疏堵点
针对劝业场地块产权多主体以及土地使用权类型不同的复杂现状,和平分局坚持“一盘棋”思维,在厘清产权共用一宗土地的权属关系后,明确权利人达成一致后可共同申请用地范围调整、规划条件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审批手续的路径,有效破解产权分散导致的规划审批难题,为项目整体推进奠定基础。
厘清地界,规范用地保传承
面对现状建筑超出地界的历史遗留问题,和平分局在“尊重历史、依法依规”的前提下,以确保登记为目标导向,多次与登记部门沟通研究,确定了核定地界原则,为建筑物二层及以上投影范围部分赋予了地上空间使用权。此举既规范了土地登记,又保障了建筑功能的完整性,实现历史保护与空间利用双赢。
并联推进,高效审批抢时效
为助力项目如期开业,和平分局启动“预审+并联”机制,在项目设计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过程中,同步启动总平面图公示、专家论证、用地调整、规划条件核发、出让方案编制等工作。在改造方案获批后,第一时间签订土地出让合同,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,助力项目加快开工。改造后的劝业场将以“体现新质文化商业示范场”为定位,将老厦、新厦串联整合为一体,打造天津新地标。
下一步,市规划资源局和平分局将持续萃取已有的盘活经验,深化“政策+协同”模式,以存量资源释放撬动经济增量提质,为打造“津城”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典范贡献规划资源力量。
(来源:天津市规划资源局官方微信公众号)